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
中国文明网 | 地方文明网群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新闻头条
  • 文明聚焦
  • 图片新闻
  • 文明播报
  • 工作提示
  • 原创评论
  • 讲文明树新风
  • 文明创建
  • 志愿服务
  • 未成年人
  • 道德模范
  • 主题活动
  • 乡村文明行动
  • 我们的节日
  • 公益广告视频
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| 东营文明博客圈 | 新华博客-东营文明风 | 新浪博客-文明东营
新浪微博:
腾讯微博:
东营文明网首页 > 志愿服务

减少餐饮浪费请从“食育教育”开始

来源:东营文明网发表时间:2020-11-18责任编辑:李营

  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系统“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”行动方案》,按照要求,城市中小学生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,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,支持大学在食堂建立育人实践基地。通过社会实践、劳动体验,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,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。同时,教育部还联合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共同发布了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。此前,《文明杂志》刚刚倡议“一德二智三美味”,即“勤俭节约的美德”“科学健康的美智”和“营养好吃的美味”,并呼吁设立“双11文明美食日”。

  由于社会舆论持续而广泛地关注,餐饮浪费现象有很大改善,但如何能“入脑入心”还需要对学生进行“食育教育”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,导致校园浪费长期存在的原因是: “食育效果欠佳,缺少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”。因此,加强“食育教育”刻不容缓。

  进行“食育教育”,首先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发力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普遍存在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饮食,但关注更多的是孩子吃得饱不饱。对于如何吃才健康却鲜有涉及。这固然与过去饮食短缺带来的传统观念相关,学校对于“食育教育”的忽视也是重要原因。对于我们来说,“食育教育”是一个新兴的知识领域,目前学校“食育教育”尚未普及,许多教师也不是十分了解“食育教育”的概念及内容。结合我国“食育教育”的现状,要把家庭和学校的“食育教育”相结合。作为家长,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,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,而不是迁就孩子让孩子随性饮食。学校要借鉴美日两国在这些方面的有益经验,开设相关课程,提高青少年儿童对于健康饮食重要性的认识。

  进行“食育教育”,要加强青少年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。很多人以为我们的粮食完全自给自足,但事实是面对近14亿人口的基本国情,我国每年还要进口超过1亿吨的粮食,大豆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80%。尽管我国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,但世界上仍有10%的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。袁隆平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,耕地又这么少,人均耕地这么少,我们的水稻产量,每亩提高10斤、5斤都是很难的,提高了单产之后呢,又浪费了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啊”。袁老的话是建立在他对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现状认识之上的肺腑之言,所以也才有他在去年的国际海水稻论坛上称赞“东营平均产量过了600公斤这是奇迹啊!”的欣喜。而我们现在的学生,大多生活在生活物资比较充盈的年代,不知道饥饿为何物,所以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严重。了解历史才会珍惜现在,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补上“曾经饥饿”这堂课。

  防疫当前及疫情过后,我们最应该改变的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。因此,多元协同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力量,全面、全力和全方位加强“食育教育”,刻不容缓,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民的饮食习惯,减少餐饮浪费,实现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的目标要求。(王敬伟)

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